霉菌不是細菌,它要“氧氣、潮濕、偏酸、25℃左右”才長得歡。霉菌生化培養箱若把溫度、濕度、換氣、光照其中任何一項調錯,輕則孢子不萌,重則整個平板被雜菌搶占。下面介紹培養箱開機前各項參數的檢查說明: 一、溫度
霉菌最適生長溫度24–28℃。箱內風機若直吹培養皿,皿蓋會局部失水,瓊脂出現“干裂環”。
檢查:把0.1℃精度溫度計放在擱板中央,關閉玻璃門10 min,讀數漂移>0.5℃時,用錫箔紙折3 cm高擋風片,貼在風扇口,讓氣流改向側壁循環即可。
二、濕度
多數培養箱自帶超聲波加濕器,設定88%RH即可。
檢查:先跑空箱30 min,觀察頂部是否掛水珠;如有,把濕度下調2%RH并在內壁貼一層0.5 mm吸水紙,水珠被紙毛細管吸走,避免滴落造成“衛星菌落”。
提示:箱內放水盤已過時,水面面積小,RH波動大;優先用外置加濕器+內循環風道。
三、換氣
霉菌好氧,但箱內CO2>0.5%時菌絲變細、產孢延遲。
檢查:確認箱體后下方有“自動換氣”菜單,設定抽氣時間。手動可拔硅膠塞,用計時器5 min后塞回,誤差控制在10 s內,避免箱內溫度下跌>1℃。
四、光照
曲霉、青霉的菌落顏色是鑒定依據,200 lx以上白光會誘導色素變異,黃曲霉由“黃”變“白”,給后續鏡檢挖坑。
檢查:用黑膠布封住觀察窗;若必須查看,開紅色LED,霉菌對紅光不敏感,可安全觀察30 s。
五、防交叉
霉菌孢子<5µm,隨氣流飄。同一箱內若同時培養細菌,細菌平板邊緣24 h就能長出真菌。
檢查:
上層放霉菌,下層放細菌,氣流方向自上而下,減少沉降污染。
所有平板倒置(蓋在下),避免冷凝水落回菌面。
用3 M微孔封口膜沿皿蓋縫貼一圈,既透氣又擋孢子,開蓋計數時撕掉即可。
六、快速驗證
每次實驗順手倒3個PDA空白平板,一同進箱。若48 h后指示皿無菌,說明箱內潔凈;若長雜菌,立即停箱,用75%酒精+紫外30 min聯合滅菌,再重啟實驗。